教育部: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
發布日期:2018/4/25    點擊率:3708

央廣網北京4月11日消息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的通知。《計劃》要求,引導高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進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


《計劃》指出,人工智能具有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高度融合的特點,是經濟發展新引擎、社會發展加速器。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利用智能技術支撐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教學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構建智能化、網絡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係,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教育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動力和支撐。


目前,高校處於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多媒體、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方麵具有鮮明特色,在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等方麵具有堅實基礎。麵對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高校要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麵的優勢,要進一步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突破,要不斷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經濟發展培育新動能,不斷推動人工智能與人民需求深度融合、為改善民生提供新途徑,不斷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為教育變革提供新方式,從而引領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技術應用示範,帶動我國人工智能總體實力的提升。


《計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高校科技創新體係和學科體係的優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麵取得新突破,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並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國際重要影響的原創成果,部分理論研究、創新技術與應用示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有效支撐我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和智能社會建設。到2030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編輯: 安紅麗
【打印此頁】 【返回】
圖片新聞更多
高中雙休政策的隱形危機,這4種孩子可...
清華大學公布2025研招複試線,多個...
為弘揚美育教育全國戲劇教育普及推廣工...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少兒美育?
2024年複讀生達200萬,本科線將...
浙江一高中生用3個塑料瓶拿下全國第一
全麵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製學...
詩語少年丨想象大鳥
如何預防孩子沉迷網絡
在線教育不可“高枕無憂”
新聞網中國國際香港財經體育娛樂汽車教育宗教國學農業 科技旅遊視頻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