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的升華:古老藏香唐卡的技藝傳承
發布日期:2018/5/8    點擊率:11050


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不管是在寺廟,還是在百姓家裏,隻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一種神奇的味道,它夾雜著草原的草香和酥油香,充滿著每一個角落。這種味道,就是被稱為三大藏區傳統手工產品之一的藏香所散發出的。藏香,已經成為迪慶藏文化的一部分。


“鬆林藏香”來自於神秘的香格裏拉,延續了鬆讚林寺300多年的藏香古法製作技術、傳承了鬆謀活佛近百年的秘製配方工藝。原料為100%純天然植物藥材、香料,以香格裏拉特有、獨有高原植物藥材為重要配料。藏香崇尚的是自然、和諧,是將藏醫藥學的精髓融合到香文化中的代表。


一大早,31歲的江參坐在桌子旁,和妹妹一起把已經做好的“鬆林藏香”包紮好打包,然後發往全國各地。


江參出生在迪慶州香格裏拉,8歲起就進入寺院學習,是鬆林藏香的傳承人。年輕的江參在保持古法秘製工藝基礎上,巧妙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自成一派,研製出獨具特色的“鬆林藏香”。據江參介紹,現在的產品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手工藏香,是按照傳承下來的秘方來製作的;另外有創新研發的產品,針對普通的客人,因為傳統藏香味道比較重,並不適合所有人。“目前還有一些想法在研發,還沒有麵世,因為不論怎麼去創新,我們都希望做出真正好的藏香,原汁原味的藏香,不能太著急。”江參說。


製作藏香時,江參一絲不苟,在他看來藏香是聖潔之物,要用一顆虔誠嚴謹之心來加工。在某種程度上說,雪域人製作藏香的初衷,千百年來從未改變。


江參說,現在鬆林藏香已經告別純手工時代,部分工序已經由機器來代替完成,這樣一來,不但提高了製作藏香的速度,也可以讓輔料更加充分均勻地和主料融合,更保證了藏香特有的香味,機器製作藏香的工藝和傳統的藏香製作工藝仍然一樣,大部分的用料也一樣。


江參的妹妹春初善於畫唐卡,受到哥哥的影響,從小在寺院中接觸唐卡繪畫藝術,家中陳列的數十幅精美唐卡均出自她手筆,其筆下的唐卡出神入化。


春初說,在迪慶,藏族女子學習製作唐卡的很少,因為總要思慮家事,難得有心緒平和的時候。而繪製唐卡最重要的就是靜心。


這樣的背景讓春初的學習之路非常困難。14歲時,她曾經遠赴青海學習唐卡製作,隨後寺院的師傅輾轉給她在俗世中重新找了一位師傅。她前後一學,便是6年。春初說:“我喜歡畫畫,唐卡是我們藏族的一種文化,所以就想學習唐卡。”成為一名唐卡畫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初用鉛筆先在紙上練習勾勒人物的線條、比例關係、構圖等等基本功,這往往就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之後才能學習上色。


如今不管是江參的鬆林藏香,還是妹妹春初的唐卡,二人的事業都已經在當地乃至整個雲南藏區小有名氣。江參也經常被組織參加省內外的各種會展活動,江參說,自己特別喜歡參加各種展會,現在事業才剛剛起步,一方麵宣傳自己的藏香,另一方麵也在尋找代理商,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藏香了解藏族文化。


(編輯:趙琳
【打印此頁】 【返回】
圖片新聞更多
全國政協委員達紮:藏傳佛教中國化是必...
恭王府博物館積極做好非遺保護傳承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展的“氣象萬...
11月1日,京城媽祖文化館開館.
嶺南佛教文化節暨華峰寺禪宗文化節開幕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
廣西民宗委民語委係統工作會議在邕召開
藏文化的升華:古老藏香唐卡的技藝傳承
解讀西藏阿裏黃金麵具:或與古老王國密...
令人驚歎的苗族“盛飾”
新聞網中國國際香港財經體育娛樂汽車教育宗教國學農業 科技旅遊視頻專題